more

新聞詳細

文化改革更需配套政策

新聞來源:
--
發布日期:
2007-07-30
瀏覽次數:
2835

    無論是新聞出版管理部門還是新聞出版單位,大家都有這麼一種感受:對改革的必要性有充分的認識,但一到實際推進中,尤其是到了基層,就很困難。為什麼呢?新聞出版單位有人認為,改革不能只有宏觀的政策和號召,更需要配套政策,否則,改革就難以推動。


  「加大力度,加快進度,取得實質性進展」是中央對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當前文化、新聞出版、廣電等部門對推進改革都作出了具體的安排和部署。而來自業界老總們的反映則是,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難題也日漸突出,主要集中在社會保障政策、公共文化投入增長政策、改製成本籌措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各種配套政策,成為推動目前改革的最迫切要求。日前,記者通過採訪記錄下了這些為業界關注的話題討論。

 

  改革深處是產權 改革難處是人員

 

  《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狀況(2007)》年度報告指出,目前文化體制改革已在全國範圍內展開,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都先後制定了文化體制改革的實施方案。北京、上海、重慶、浙江和廣東等先行試點地區,已由點到面全面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但是愈改革大家愈是發現,改革深處是產權,改革難處是人員。


  江蘇省演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顧欣說:「目前文藝院團的改革最大的問題還是觀念的問題,即是以獲獎為參照系還是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參照系;其次是人的問題,人往哪裡去?另外是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影響到事業轉企,員工擔心退休以後沒有保障」。據瞭解,江蘇演藝集團有限公司在改革以後變被動為主動,變作品為產品,2006年推出新劇《1699桃花扇》4次進京,都是為了佔領市場,沒有一次是為了拿獎的,市場反應非常好。


  像江蘇演藝集團一樣,不少文化企業已經在改制中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上海新華發行集團的經歷讓人們看到了文化資本的巨大增值效應。從2004年9月到2006年10月,上海新華創造了全國文化體制改革中的多項第一:全國新華書店第一家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造的發行集團、第一家通過市場掛牌競價交易產權成功的文化企業、第一家成功在國內上市的出版發行企業。據集團董事長哈九如介紹:「改革以後要考慮如何通過有效的制度設計來解決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責任的關係,要通過資本市場解決產權配置的公正性問題,改革一定要做到公正,避免權力尋租和少數人瓜分資產,使改革喪失公正性。」


  「在我國進行文化體制改革確實不易,湖南廣電改革千辛萬苦,從1993年就開始了,經過14年的發展,我們頑強地走過來了。1993年改革前,我們的總資產只有4億,總收入不到5000萬,去年總資產達到86億元,總收入28億元」。湖南廣播影視集團董事長魏文彬談到,「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必須進行社會化大生產,現在是部門生產。我們對市場的研究還不夠」。


  著重健全和完善配套政策


  配套政策不完善是制約新聞出版單位改革的一大瓶頸,目前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正在研究、健全和完善配套政策,這些問題都將逐步解決。

 

    「進一步加大對公益性新聞出版事業的投入,努力做好公益性新聞出版工作,是近一時期我們的重點工作之一」,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孫壽山這樣強調。據瞭解,切實加大投入,扶持公益文化事業發展是政府目前迫切要解決的問題。現在總體上看,政府對文化投入的增長幅度仍不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規模、水平和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用經濟政策槓桿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的政策還不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還相對薄弱。相關部委將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健全資金監管體制,提高投入效益,保障所投入的資金用於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


  進一步完善文化產業政策,增強可操作性是目前推進改革的重要一步。文化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丁偉指出:「在完善產業宏觀指導調控政策的同時,進一步增強產業政策的可操作性,使國家指導產業發展的宏觀導向通過更為具體的產業政策得以貫徹落實。」新聞出版總署在出版發行改革過程中,也將充分發揮政策的宏觀調控作用,促進資源配置向先行改革的出版發行單位傾斜,使其盡快享受財稅優惠政策。


  國有資產處置、人員分流安置和社會保障等問題,是文化體制改革中的難點。解決這些涉及職工生存利益以及社會穩定的問題,需要務實地探索和創新,需要以政策創新來推動體制機制的創新。我國目前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完善,造成不同系統和不同單位養老待遇的不統一。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是培育文化市場主體的重要環節,要順利推進這個過程,需要在政策上尋求必要的過渡辦法,解決現行社會保障政策帶來的企事業單位待遇不平衡問題。目前,相關部委正在研究、健全和完善改革保障政策。
 

  不改革死路一條 改後不發展仍死路一條


  我國的文化產業目前只佔GDP的3%,而美國達到27%;我國每年人均看電影0.04次,美國人均達到6次……對比這一組組數字,一些老總預測,按照發達國家的發展趨勢,我國的文化產業還有幾萬億的發展空間,今後5—10年這個產業將呈井噴式發展。


  但是文化產業如何改革發展,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在改革大潮中,衝浪者和站在岸上冷靜觀察的學者感受到的冷暖自然不同。顧欣說:「不改革死路一條,改後不發展仍舊是死路一條。要改革,管理體制必須先改。」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認為,文化單位在深化改革中要注意三點:在市場化體系建設中完善改革,在市場化的基礎中使改革的目標逐步清晰;開闢多種融資渠道,事業產業協調發展。哈九如談到,在改制的具體操作過程中,要把握政策,依法操作;要注重民意,民主操作;要關注民生,有情操作;解決好廣大職工最關心的利益問題,改革不是走人而是留人。


  湖南衛視近幾年在電視中異軍突起,超女更是引起大家對文化產業改革與發展的思考。清華大學熊澄宇教授以湖南衛視為例說,我們應該容許創新的環境,包括包容創新失敗。另外,先行者把創新以後的品牌鞏固成老品牌還不夠,要考慮創新的持續性;對新媒體領域關注不夠,還存有心理障礙;對市場空間拓展不夠,仍局限於本地市場,要考慮走出去。

客服電話:66995991/65667048 電子郵箱:info@txmacau.com MSN:patricklaobai@hotmail.com QQ:356855740 微信:Billy356855740
版權所有   ©澳門天心電腦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4 txmaca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Mjobjob.com澳門人才就業網 - 網站訪問統計:   (由2007年5月至今為止)